查看原文
其他

哎,投资的心态崩了!

孙阳 资管云 2024-03-22


曾经做理财想的是多少年资产能翻番,现在做理财想的是账上的钱够用多少年。


最近新学了一个词,叫“三中人士”:四十多岁的中年人,在公司混到中层,年收入在税前50-100万之间,家庭财富处于中产水平——金融资产在500万左右,至少拥有一套自有住房,房贷还剩10-15年。


“中年、中层、中产”描绘出的是一幅幸福美满的生活图景。正值盛年,身体素质还没有显著下滑,积累了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,职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,有房、有车、有存款,妻贤子孝,家庭和睦。仔细想想,这就是80后里面混的很不错的那一群人。


从客户画像的角度来看,“三中人士”应该属于最优质的客群,学术名称叫认知型客户。这类客户的共性特征是行为风格偏理性,有较强的学习和理解能力,愿意听取专业建议,容易与投资顾问形成良性互动。他们的资产规模虽然与高净值客户仍有一些距离,但职业发展和收入增长的前景良好,财富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。如果对标招行的客户层级,应该就是长期持有金葵花卡并且随时可能成为私行客户的潜力客群。与传统的私行客户比较,“三中人士”的投资组合往往更具有包容性,能够接受更加丰富多元的资产和策略,因此也是高波动产品的主力销售人群



然而,正是这样的一群人,从去年开始,风险偏好和配置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偏离。他们开始大幅降低资产组合中的权益仓位,并且超配大额存单,定额终生寿等无风险,中长期付息类资产。这样的投资行为转变让财富管理机构苦恼不已,基金发不出、理财卖不动、收入指标全靠保险。


于是专家们开始纷纷呼吁,股市已经见底,债市已经回暖,楼市风险逐步出清,国家的宏观政策已经转向,美好的明天就在眼前了,坚定信心拥抱资本市场,做好战略配置并长期持有才能收获理想的投资回报,咱得抓紧机会左侧布局啊!


如果仅从专业理性的投资方法论来看,专家们的观点完全正确,写在任何一本教科书上都挑不出毛病。但是这种正确的观点却缺乏人文主义的关怀,无法理解客户风险偏好下降的真实原因。


“三中人士”的投资心态已经崩了。不是因为股市疲软,不是因为债市不振,而是因为对自己挣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。这种怀疑并非单纯源于年龄增长带来的危机,更关乎经济周期、产业格局和行业趋势。曾经那些缔造了大量中产家庭的金领行业,地产、金融、互联网无一例外的进入了衰退期。大公司、大机构、大厂降薪裁员成了常态,技术革新、商业模式迭代进一步加剧了职场内卷。这群拿着高薪的中年中层,既是公司压降人力成本的老大难,又是“后浪”职业进步道路上的绊脚石,上、下都不讨好。一不小心被辞退了,再就业时投简历都没人看——年龄超过35,薪资待遇比新公司的CEO还高,不能接受长期出差和熬夜加班,凭啥要你?


很多“三中人士”随时做好灵活就业的心理准备。专业能力强的可以转型做自媒体或者自由讲师,人脉关系广的可以搞个皮包公司干FA,身体素质好的可以考虑加盟某滴、某团和某饿。无论干啥,多少还能挣点,加上自己已经攒下的家底,勉强能让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太多。就算运气好没有被裁员,年终奖肯定也不敢报太高的期望,固薪搞不好都要下调,总收入被腰斩也是能接受的,省着点花日子也还能过,但发家致富的梦就别做了,重要的是保住已经攒下的家底。



所谓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,不仅只是金融资产的配置,其中还有人力资本的配置。在收入稳定且有上涨预期的时候,“三中人士”丰厚的人力资本是能够支撑起金融资产端较高的风险偏好的。股市下跌算什么,跌了我就继续补仓,长期跌我就做定投,反正每个月的工资也用不完,年底还有年终奖,拿个三年五载的,我就不信涨不回来。面对风险测评表上“能接受的最大回撤”,他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说:“至少30%!”


现在呢?人力资本打五折,甚至可能归零,提前开启领不到退休金的退休生活;房产不再升值,甚至已经大幅折价;响应号召生了二胎,三胎,家里还有个全职太太;运气不好的还要给父母看病就医请保姆补贴一笔。这样的家庭财务状况,你猜他们现在能接受的最大回撤是多少?


“曾经做理财想的是多少年资产能翻番,现在做理财想的是账上的钱够用多少年。”在客户家庭财务状况和投资目标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时,如果理财经理只是跟客户谈宏观政策和市场行情,还向客户推荐高波动的产品,让客户左侧布局长期持有,是不是就显得很无知,甚至有点无耻了?


要做好客户的KYC,不能只是出于合规要求,在卖产品的时候搜集一下客户的基础资料,填一张制式的风险问卷,而是要真正的去了解和关心客户家庭的真实状况,还要能够持续的跟进客户财务状况和家庭环境的变化。在这一点上,那些善于卖基金、卖理财的销售人员显然不如保险代理人做得好。


保险代理人或许缺乏投资领域的专业性,但一定会高度关注客户的家庭状况,能够及时观察和感知到客户的现实痛点。当客户人力资本端发生风险时,金融资产端的避险需求自然就与保本付息的产品发生了匹配。所以也别总是酸溜溜地说保险产品收益低,保险销售人员能忽悠,其实最近两年保险产品的热销是水到渠成的,背后有着非常坚实的客观逻辑。



但是堂堂财富管理行业,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,只是卖保险、拉存款肯定是不甘心的,总得提供些更有价值的服务才行。如果按照惯常的思路,赚钱主要靠手续费和佣金,产品风险越高,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越高,只是卖点货币基金和纯债理财肯定也赚不到啥钱。但是在“违约与熊市齐飞,暴雷共回撤一色”的环境里,我们的财富管理市场似乎已经提前进入M形态,超级富豪拿出三、五千万配置权益和另类资产;长尾客户弄个三、五万炒股票、买基金图个乐呵;中间的那一群人彻底躺平,拒绝一切风险和波动。


且不说M的两端是否足以支撑起整个财富管理行业,中间的那群人难道就真没有财富管理需求,真不值得服务了吗?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,财富管理需求也在不断演化。在高增长环境中,人人想的都是赚钱,赚更多的钱,投资是财富的主旋律;当经济增速趋于平缓,资产和收入增长驶入慢车道,老龄化、少子化成为具有共性的社会现象,财富保全、风险隔离、灵活分配和身后传承等需求的紧迫性则愈发凸显。相应的,财富管理服务也应该顺应时代趋势,从单纯的卖产品挣佣金向更加多元化的综合服务转变。而这也许正是整个行业走向成熟,创造持续稳定收入,实现穿越牛熊周期发展的契机。



文:孙阳 | 智信研究公司财富管理研究首席




#资管云·实务课推荐

讲师

孙阳智信研究公司财富管理首席研究员

← 点击立即学习


课程收益

 了解客户需求分析工作的完整流程

 搭建客户需求层次划分、类型划分、客户侧写的方法框架

 掌握客户-顾问关系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实操方法

 全面理解客户的心理及其具体的投资需求



资管云·免费兑换任意实务课↑↑↑

(兑换卡使用指南见二条推文)



#资管云·荐读



ziguanyun.com


联系我们

Cathy-资管云小秘书

产品咨询 /  反馈建议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